10月23至24日,由山东大学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馆藏铁质文物保护与保存研讨会暨“馆藏脆弱铁质文物劣化机理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年度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成军以视频形式致辞,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副校长韩明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陈雪香主持。

陈成军简要介绍了“馆藏脆弱铁质文物劣化机理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年度研讨会的召开背景,并指出此次专题研讨会将聚焦铁质文物保护成果,探究最新科研动态,志在促进科研交流与合作,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为推动中国文物保护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做出贡献。
韩明涛代表山东大学向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山东大学考古文博工作的同仁们表示衷心感谢。他回顾了山东大学考古学科经过90多年积淀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并指出山东大学刚刚迎来建校120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勉励大家共同携手为新时代考古文保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3日召开的馆藏铁质文物与保存研讨会,共有13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了相关学术报告,报告主题既有关于文物腐蚀机理研究,又有脱盐、缓蚀、封护等文物保护修复实践,内容涵盖了不可移动的室外大型铁质文物、可移动的馆藏文物和出水铁质文物等方面的研究。会议特别邀请上海博物馆吴来明研究馆员和English Heritage资深科学家David Thickett就铁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做了报告。此外,还有来自北京化工大学、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西北工业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就馆藏铁质文物的保护进行发言,学者们的报告和讨论展现了铁质文物保护与保存的研究成果和新趋势。

24日召开的项目年度研讨会上半程为项目年度会议,由项目负责人潘路主持,课题组研究成员分别就“馆藏脆弱铁质文物稳定性评估关键技术研究”、“馆藏脆弱铁质文物典型病害机理和环境因素作用研究”、“馆藏铁质文物常用保护修复材料和方法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馆藏脆弱铁质文物新型稳定性处理技术和材料研发”和“馆藏脆弱铁质文物综合病害防治技术规程研发和示范”课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各课题实施目标与考核指标、人员及经费投入使用情况、配套支撑结果、阶段性进展及成果、下半年工作计划等。项目组成员和与会专家就本次汇报中及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专家们为项目的下一步执行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项目年度研讨会下半程由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广东省博物馆的课题成员带来6场主题报告,汇报了馆藏铁质文物腐蚀产物结构分析、量化分析、锈蚀机理分析和腐蚀检测方法研究等课题进展。通过这次研讨会,项目各课题成员之间加深了交流,有效沟通了各自的问题与需求,为今后工作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预期目的。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进行,来自国内外百余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文/刘朵 图/范寅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