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7月14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山东大学博物馆共同举办了主题为“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暑期学校。本次暑期学校采用“线上讲座+线下实践与座谈”的模式,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的优秀学生报名参与。经过层层筛选,共有6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线上学习,遴选了30名学员参与了线下实践活动。
暑期学校的活动方式多样,包括线上系列讲座、线下学术研讨会、师生座谈以及参观实验室和博物馆等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来自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博物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的多位知名学者,共开设9场线上课程和1场线下学术讲座。本次暑期学校与“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办50周年”相结合,组织部分学员参加了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办50周年学术研讨会,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线上·专题讲座
方辉老师以“我国考古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为题,就中国考古学发展简史和考古学发展现状两方面展开论述。现代考古学源自西方,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传入我国,殷墟、二里岗及二里头等早期重要遗址的发掘及相关文化的确立,完成了我国考古学与古史的重建。目前,我国考古学已经基本完成了主要区域考古学文化体系的构建,聚落考古的理念逐渐成为主流,相关实践方兴未艾。王伟老师以“人类起源与演化”为题,简要介绍了生物学、古人类学等学科在研究该学术问题上做出的贡献,并从早期人类化石、石器等方面阐述早期人类起源和现代人类起源问题,最后表示古DNA技术、古蛋白质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探索人类起源问题注入了新的动力。
栾丰实老师以“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视角下的东夷文化”为题,结合传世和出土文献记载的“夷”和“东夷”,将海岱地区自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八大文化划分为东夷文化的先声、产生和早期发展、文明社会的形成、多元到一统的过渡、华夏化进程等五大阶段,梳理了海岱地区新石器和青铜时代文化发展序列和谱系。李清泉老师以“可读的墓葬——宋金墓壁画中的社会生活新动向”为题,从居宅陈设、墓葬布局、葬具、壁画内容等方面,论述了宋金时期家居生活的新品味,并以宋金时期三种典型壁画类型为例,说明壁画题材反映了当时出现的精神生活新内涵,体现了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及对死后世界的想象。


肖贵田老师以“大汉轶事——听武梁说”为题,简要介绍了武梁及武梁祠并以此为切入点对武梁祠的学术史进行了梳理,随后围绕着文化认同、农耕基础、道德观念、宗教观念四大方面,对画像解读、祠堂功能、画像石研究入门三方面做了进一步阐释。王全玉老师以“冶金考古: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为题,介绍了冶金考古的定义及金属器的制作过程,并结合冶金考古相关实例介绍了超景深、CT扫描、X射线成像技术等诸多科技手段相关原理及适用范围。

靳桂云老师以“地学考古——方法与实践”为题,介绍了地学考古相关概念、性质与目的、理论依据等方面,随后对地学考古学术史进行简要回顾,最后讲述了地学考古的基本方法、遗址形成过程、人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强调要将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回到解决考古学问题的“初心”。姜波老师以“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为题,首先介绍了开展水下考古的价值与发展前景,以致远舰和中国-沙特合作的沙特塞林港遗址考古项目为例,展现了水下作业场景,回顾了各国水下考古的发端,着重讲述了中国水下考古发展历程及典型成功案例。
线上课程还邀请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荆志淳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世界考古⼤发现”专题讲座,重点探讨了“Stonehenge - Secrets of an Old Riddle” and “The Royal Cemetery of Ur - the First Cities”两个专题内容,拓展了学员的国际考古视野。

线下·学术研讨会
7月12日上午,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办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本次研讨会分设两个会场,涵盖先秦时期考古、汉代墓葬、宗教考古、海洋考古、盐业考古、冶金考古、生业考古等诸多领域。学员充分参与了本次学术研讨会,更直观地感受到山大考古的渊源与魅力,更深刻地体会到山大考古的杰出校友们为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线下·师生座谈与现场调研
7月12日下午,在李力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通过现场参观与交流,同学们对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对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的兴趣。

随后,线下学员和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教师代表召开了师生座谈会。会议伊始,李力副教授介绍了山大考古的基本规模和学科发展情况。随后,与会教师逐一介绍个人研究方向,同学们根据自身兴趣点踊跃提问,得到了老师们的回应与解答,现场讨论十分热烈。

7月13日上午,学员共同参与了由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人类学系Kate Pechenkina 教授带来的题为“Anthroponosis: did people move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global epidemiology of the past?”的讲座。

下午,结合自身兴趣及知识体系,学员们自由参观了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此次参观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山东大学的历史底蕴及山大考古一直秉承的研究理念与卓越的学科实力。
本次暑期学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了同学们多样的需要与兴趣,加深了同学们对以往知识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学术热情,对同学们个人发展和未来的学习生涯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张向君 审核:孙强 编辑:徐文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