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正文
研究进展丨王全玉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发表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4日 14:54    作者:    点击:[]

近期,我院王全玉教授同德国科技考古学者和英国考古学家合作开展索尔科姆金属(沉船)器物研究,相关成果以“ The Salcombe metal cargoes: New light on the provenance and circulation of tin and copper in Later Bronze Age Europe provided by trace elements and isotopes” 索尔科姆金属(沉船)器物:由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提供的欧洲青铜时代晚期铜和锡的来源和流通的新信息)发表在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上,王全玉为本文通讯作者。

文中采用铜、锡、铅同位素分析以及微量元素分析对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在英格兰西南部德文郡索尔科姆的近海海底发掘出的一批青铜时代的近400件金属制品进行了综合分析。这批文物包括原材料与成品器物,推测可能与两次沉船事件有关。其中有280枚铜锭和40枚锡锭,这是迄今为止在欧洲西北部发现的数量最大的青铜时代铜锭和锡锭。王全玉等学者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揭示了这些铜锭和锡锭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67:80-92 & 97: 102-117,并对青铜时代晚期欧洲的金属贸易作了一些初步的推断。

1 来自索尔科姆 B遗址的部分铜锭和锡锭

本研究通过使用高分辨率多收集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HR-MC-ICP-MS)测定这些锭的锡、铜和铅的同位素组成,以此对欧洲的青铜时代金属贸易进行深入探讨。此外,出水于索尔科姆的青铜器(剑、凿、斧头和权)也被纳入了本次研究,以探讨这些青铜制品和铜、锡锭之间的关系。将此前分析的化学成分同本文同位素数据相结合,作者发现这些锡锭可分为两组,来源很可能是英国西南部的两处锡矿。同时还发现以色列的青铜时代晚期锡锭与其中一组索尔科姆锡锭具有相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尽管青铜器中的锡与锡锭中的锡相似,但仍不能确定后者就是用来制造这些青铜器的。铜和锡同位素的相关性以及青铜器的微量元素分析揭示出铜锡合金的混合甚至回收重熔,而不是铜和锡的单独熔合。然而,根据铜锭的杂质类型和同位素组成,推测其可能是这些青铜器制作过程中添加的成分。

本研究显示了青铜时代晚期便存在着远距离的金属贸易,这将为解释欧洲的史前贸易网络提供新的见解。(文/张新天)

论文全文可见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as.2022.105543

 

 

上一条:山大考古队在法国发现重要的古人类化石 下一条:研究进展丨从古代农业的角度理解龙山文化(4400-3800 BP)的衰落和4.2ka 气候事件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