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山东大学举办地学考古工作坊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3日 15:19    作者:    点击:[]

711日至14日,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主办,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协办的地学考古工作坊在青岛校区举行。工作坊由文化遗产研究院靳桂云教授主持,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活动伊始,靳桂云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考古学者将目光转向遗址形成过程及遗址周围的环境,与此同时,地质学和地貌学等地球系统科学的科学家们也比以往更加关注考古学的研究。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地学考古研究应运而起,由此引起的相关科学问题也是当前学者关注的焦点,希望通过此次工作坊能够加强交流学习。

工作坊分为学术报告、土壤微形态薄片观察教学及野外地貌考察三部分。在学术报告部分,北京大学夏正楷教授分享了多年来的环境考古实践经验及相关思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研究员讲述了水稻植硅体的研究问题与进展。北京大学张海教授和博士生李春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辉副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连蕙茹、首都师范大学张俊娜副教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饶宗岳分别作了题为“最早的城市排水系统和中原地区水利社会的起源”、“意义、原则和方法——考古学研究中的地貌相关问题”、“土壤微形态方法与实践”、“河流地貌原理在地学考古中的应用”以及“史前灰坑与人类行为——汶上东贾柏遗址北辛文化灰坑的地学与植物考古研究”的学术报告。线上、线下的参与人员对报告相关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2日上午,连蕙茹老师在线上为大家讲授了土壤微形态分析的基础知识,包括微形态片子的成分、形貌,微形态制片中常见的瑕疵及其对显微观察的影响,微形态片子中常见的与古代人类活动相关的遗物等内容。随后,李春霞、饶宗岳等人指导大家如何在显微镜下观察土壤微形态薄片,并通过观察平粮台、焦家、东贾柏等遗址的微形态薄片,结合考古遗存的背景信息讲解如何在微形态薄片中观察人类活动以及自然遗存。

14日,在王辉副研究员和饶宗岳的带领下,参会人员前往两城镇遗址进行野外考察学习。结合两城镇遗址的现代地表形态和剖面的沉积物,两位老师讲解了如何在考古学研究中运用地貌学的思路和方法开展环境考古研究。王辉副研究员还现场讲授了如何绘制河流阶地及周围地貌的示意图以及这种示意图对于理解地貌的意义。

 

 

两城镇遗址环境考古调查

1 考察队全体成员在两城河大坝上合影;2 饶宗岳介绍两城镇遗址内的冲沟剖面;

3 冲沟剖面沉积物细节;4 王辉老师讲解两城镇遗址地貌特征及草图绘制方法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山东大学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35位专家学者和100余名线上师生参加本次工作坊。期间,参会人员参观考察了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植物考古、陶瓷考古实验室,并就地学考古方法与植物考古、陶瓷考古方法的结合等问题与实验室工作人员做了深入的交流。



【作者:尹祥  责任编辑:孙士美】


上一条:讲座回顾 | 安静平:植物考古视角下的社会考古学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案例研究两则 下一条:第三届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暑期学校开课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