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回顾丨阿尔泰国立大学A.A.提什金教授“阿尔泰考古四讲”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06日 20:40    作者:    点击:[]

2024年9月26-30日,为落实山东大学与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的相关合作协议,增强双方在考古和科技考古学研究领域的交流,受山东大学考古学院邀请,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历史与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纳扎罗夫·伊万诺维奇教授(N.I.Ivanovich),民族学与博物馆学系系主任、数字考古学和博物馆学实验室主任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提什金教授(A.A.Tishkin),东方学系格拉祖诺夫·德米特里·亚历山德罗维奇教授(G.D. Aleksandrovich),对山东大学考古学院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并由A.A.Tishkin进行四次讲座。

A.A.提什金教授是阿尔泰国立大学考古学、民族学与博物馆学系主任,原阿尔泰国立大学副校长。曾两度被评为俄罗斯史学界“年度教授”,2023年获得由俄罗斯总统普京颁发的“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荣誉工作者”荣誉称号。2024年9月27-29日,A.A.提什金教授为山东大学考古学学院师生举办了四次讲座。

9月27日,提什金教授讲座的第一、二讲由王全玉教授主持。

第一讲主题为“欧洲世界史的分期: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系统使用”。提什金教授将欧洲世界史的分期研究经验带入到阿尔泰游牧民族文化的研究中,为我们搭建了该地区的考古文化分期,同时阐释了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概念以及特点。

提什金教授聚焦于阿尔泰古代游牧民族文化研究的现状及现代历史与考古分期的关系,将考古分期与欧洲历史时期相对应,指出了传统的“技术”原则在考古分期上具有局限性,考古学家应在特定历史框架下进行考古活动及相关研究。提什金教授将阿尔泰地区分为南部、东部、中部、西北和东北部,强调每个区域都拥有独特的自然与气候条件,并对古代及中世纪游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1 提什金教授为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师生举办讲座

提什金教授第二讲的报告主题为“阿尔然-迈耶米尔时期的阿尔泰和邻近地区”。提什金教授从阿尔然-迈耶米尔文化的时空框架讲起,先后介绍了比肯文化、迈耶米尔文化以及鹿石文化的文化内涵及典型遗迹遗物。比肯文化墓葬的随葬物品较为丰富,包括石磨盘、青铜制工具、金制耳环等,对于研究游牧民族文化有重大学术价值。

图2 比肯文化晚期的文化现象

迈耶米尔文化主要分布在比肯文化的西、南部,即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其墓葬出土了大量随葬品,包括金属马衔等车马器、背面装饰有大角鹿的铜镜以及保存完好的缰绳等。鹿石文化主要分布在比肯文化的东、南部,其墓葬被盗掘严重,出土遗物主要为“鹿石”。提什金教授对中俄蒙地区鹿石的发现和象征意义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并认为鹿石这一文化遗存的使用可能是游牧民族帝国典型的文化象征。

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与提什金教授积极互动,就考古分期与历史时期的对应问题、阿尔泰地区的铜石并用时代定义问题、鹿石是否象征墓主职业身份、鹿石这一遗物的存在是否表明该地区游牧民族对鹿有着特殊情感、是否涉及到宗教信仰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最后,王全玉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开拓视野、提高中外考古学文化对比学习方面的意识,并代表参会师生向提什金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了诚挚感谢。

图3 王全玉教授主持讲座

9月28日,提什金教授举办了第三场讲座“巴泽雷克文化”,讲座由山东大学考古学院高继习副教授和高军老师主持。

提什金教授讲述了巴泽雷克文化的发现及其对游牧社会的社会结构、物质文化和世界观探索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巴泽雷克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至前3世纪末,中国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可能对巴泽雷克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进行了持续的人群和文化互动。

图4 巴泽雷克文化墓葬遗物

提什金教授还对巴泽雷克文化的相关遗迹遗物进行了具体介绍,复原了巴泽雷克文化时期,当地人群的物质和精神世界。提什金教授认为公元前三-前二世纪之交,由于匈奴人的入侵,阿尔泰地区的巴泽雷克文化趋于消亡。提什金教授还就师生们提出的有关于萨满原始宗教的传播、巴泽雷克文化种植业等生业形态的证据,以及俄罗斯与新疆发现的巴泽雷克文化遗存间的差异进行了讨论深入。

9月29日,在山东大学考古学院院长王芬教授的主持下,提什金教授做了题为“匈奴时期阿尔泰游牧文化”的讲座。

提什金教授首先以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切入点,简要介绍了阿尔泰地区匈奴时期游牧文化的整体情况,他将这一地区的游牧文化主要分为三段,匈奴时期的游牧文化为其中较早的一段。此时期,墓葬、手工业等文化遗存的内涵较为丰富,对我们研究这一地区游牧民族的聚落形态、社会组织和结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提什金教授对匈奴时期游牧文化的文化面貌和文化内涵展开了细致的讲解,他从墓葬材料出发,介绍了不同等级墓葬的基本情况和埋葬习俗,着重提到了鹿石的设置、石制葬具的结构以及整只马匹随葬等情况,并对不同墓葬中随葬马具和装饰品中包含的草原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提什金教授对这一时期游牧人群使用陶器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认为根据类型陶器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区域,当地人群制作陶器的技术发展较为缓慢,轮制等先进技术的出现表明该地区人群与中国早期文明产生了交流和互鉴,受到了较为深入的影响。

图5 邓聪教授讲座现场提问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反响热烈,针对提什金教授讲授的内容展开了不同方面的提问,主要集中于埋葬习俗、聚落布局等问题,提什金教授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最后王芬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和点评,并指出这一地区作为文明的交汇之地,其发掘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十分丰富,未来对于古代文明之间的交融与互动的研究仍大有可为,期待能有进一步的发现。

图6 匈奴文化墓葬中发现的中国漆器


【作者:文/高军、李金璇、刘索焓 图/李明月 编辑:孙士美】


上一条:​讲座回顾丨重构殖民前的中美洲史——以黑曜石为镜 下一条:【讲座纪要】第四季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二期│沙特塞林港遗址考古发掘与收获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