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回顾丨杜金鹏:科技与精神——二里头遗址的铸铜和祭祀遗存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3日 14:30    作者:    点击:[]

202088日上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长风论坛(鳌山016期)暨山东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暑期学校系列学术讲座之“科技与精神——二里头遗址的铸铜和祭祀遗存”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杜金鹏担任主讲嘉宾,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杜老师首先介绍了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背景。二里头遗址作为夏文化探索的重要遗址之一,自1959年以来考古工作队便对其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发掘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今天所讲主要是关于铸铜遗址和祭祀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杜老师指出,二里头遗址作为夏代都城遗址,其城市布局具有开创性:作为最早中国的都邑,其城市结构存在有明显的中轴线,即宫城、宫城南面的手工业作坊区,宫城北面的祭祀区所构成的都邑核心空间,围绕此中轴线的左右两侧为贵族聚居区。这个中轴线核心空间正是夏代王权的三个基本支柱,即宫城所代表的政权、祭祀区所代表的神权以及铸铜作坊区所代表的科技权。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据不完全统计数量达到250余件,大体包括了饮食器具、乐器、武器、牌饰、工具、杂器。从时间上看,一期到四期,呈数量和品类越来越多的趋势。据成分检测结果,这些出土青铜器成分主要是铅锡青铜、锡青铜,少数纯铜、铅青铜,个别砷青铜、铅锡砷青铜、砷锡青铜、铅砷青铜。金相分析表明,二里头铜器加工以铸造为主(容器),锻造较少(主要是工具和武器)。

铸铜遗址的发现。早在1960年、1963年,即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与铸铜手工业有关的文化遗存,1980-1981年在考古工作中又有新的相关发现。1982年进行发掘验证,发现铸铜遗址端倪:如T1B3层 “路土”,可细分为6小层,各层基本都有红烧土遗迹和大量的坩埚残片。该“路土”遗迹叠压的第456地层中出土有坩埚碎块。T92B)层“路土”上有铜渣、铜锈。当时判断上述遗迹“可能跟铸铜遗址有关系”。



铸铜遗址的发掘。1983年、1984年及1986年,考古工作队对铸铜遗址进行大面积发掘。此处遗址的主体是南北成排的浇铸作坊工场,平面均呈东西向长方形,浅穴式,可能有矮墙,上面或有木柱支撑的棚顶。地面上遗留有铸造青铜器时形成的红烧土面、铜渣、铜粒等。旁边的“烧土坑”可能与熔铜的熔炉有关,陶窑可能是烘烤陶范的设施。附近有半地穴式或地面小型建筑物,应与陶范制作、工人休憩有关。周围分布的水井、灰坑(窖穴),出土很多陶范和坩埚碎块,还有木炭、孔雀石、石范、砺石、铜渣等物,显然都与青铜器冶铸有关。埋置在作坊场内的墓葬,可能就是铸铜作坊管理者(抑或高级工匠)的阴间归宿。铸铜工场旁边的祭祀遗存,似乎昭示着青铜冶铸的隆重与神秘。

杜老师随后讲解了二里头祭祀遗址,分别讲了“坛”和“墠”两类祭祀遗址。关于二里头祭祀遗址的功能和性质,结合殷墟甲骨卜辞中关于神衹祭祀的记述,杜老师认为有神灵崇拜必有祭祀活动和祭祀场所、设施。因此,作为夏代王都的二里头遗址必然有与祭祀活动有关的文化遗存(遗迹、遗物)。而从种种考古迹象观察,二里头遗址的上述坛、墠类祭祀遗迹,极可能与祭祀天神地衹设施有关。



接着,杜老师介绍了坛和墠的区别。关于坛:该类遗迹的特点为浅基础、地表夯土构筑物;无墙无柱;表面有活动面;成圆圈状排列的圆柱形黏土墩,植根于坛体内、凸起于坛体上。关于墠:其特点是从地表下挖形成的浅穴式构筑物,无墙无柱,壁面抹有“墙皮”,平面呈单体长方形或复合体长方形。有人类活动形成的踩踏面,及经过火烤形成的大小不一的“红烧土面”。根据有关现象可排除其为“半地穴式建筑”的可能,推测其或即为所谓的“墠”祭祀遗迹。因为在祭祀时,会烧燎某种祭品,从而留下火烧痕迹。同样是祭祀设施,坛高凸于地面之上,圆形,有黏土墩,附近有贵族墓葬、有火烧遗迹;墠低凹于地表之下,单体或组合式长方形。场内活动面上有不规则的火烧痕迹,有成人和儿童墓葬。它们各自具体功用是什么?杜老师认为,我们现在还不能从其自身遗迹现象找到明确答案。如若做个大胆推测,或许可以认为:坛是祭祀天神的设施,墠是祭祀地祗的设施——中国古人有天圆地方概念,因此传统上天坛为圆形、地坛做方形。

二里头遗址祭祀遗存的发现和认识,完善了二里头王都文化内涵,深化了二里头王都研究。祭祀天地神衹,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是古代中华文明的重要内涵。二里头遗址坛墠类遗存的发现和认知,为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和思路。

接下来杜老师对祭祀设施的源流进行探讨,认为二里头遗址坛墠类祭祀设施,其祖形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夏代早期;二里头祭坛的直接源头可追溯到河南龙山文化,而二里头“墠”类遗存,现知可直接追溯到新砦文化。可见,二里头遗址的坛、墠,上承自新石器时代和夏代早期。商周及其已降,二里头坛墠得以世代传承,并逐步发展变迁。

讲座最后,杜金鹏研究员对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做了耐心解答。方辉院长对讲座内容做了简要总结,并代表参会师生向杜金鹏研究员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本次讲座采用腾讯会议线上形式,山东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暑期学校60余名学员及其他来自国内高校及考古文博单位的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讨论。(撰稿人:吕历阳)

 

上一条:讲座回顾丨李旻:高地龙山社会及其遗产 下一条:讲座回顾丨于世永:与水为邻——来自定陶十里铺北遗址新石器-青铜时代黄河大洪水的证据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