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回顾丨陈相龙:仪式性用牲的饲养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2日 17:17    作者:    点击:[]

11月24日晚,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环境与社会考古系列讲座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陈相龙副研究员,为师生带来题为“仪式性用牲的饲养方式研究”的线上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陈雪香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陈相龙老师首先介绍了“仪式”的概念,认为仪式与权威以及社会复杂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仪式作为人类信仰观念的一种物化形式,建构并维护着社会规范,具有一种社会功能。考古遗址中与仪式性活动相关的遗存包括动物坑、祭坛、神庙等多种形式,至少从仰韶中期开始,一些与仪式相关的器物、活动或知识就已经在较大地域范围内传播了,甚至可能形成了交流网络。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动物的使用在仪式性活动中是非常常见的。陈老师以小规模随葬动物到高等级祭祀用牲为主线,讲述了湖北郧县青龙泉、新疆喀拉苏墓地、河南二里头巨型坑、陕西凤翔血池四个研究案例,探讨了仪式性活动中相关动物的饲养方式问题。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是稳定同位素分析,其基本原理是“我即我食”,通过碳、氮稳定同位素重建动物的饮食结构。

青龙泉遗址M148内随葬43具猪下颌骨,其中大部分为未成年个体,部分两岁以上成年及老年个体。研究人员对M148出土部分猪下颌与其他墓葬出土的猪下颌一同进行了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M148中的个体稳定同位素值分布范围更广,有两例个体饮食与野生的鹿相近,而有几例雌性老年个体偏向C4类饮食。陈老师认为这些现象表明青龙泉墓葬中猪下颌骨的来源具有多元性,可能存在某种社会交流网络,M148汇聚的这些猪下颌可能代表了一种“助葬”行为,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或是财富水平。

喀拉苏墓地M15随葬有13匹完整的马,它们排列整齐,均佩有精美的马具。除一例个体无法鉴定外,其余马牲均为雄性中老年个体,部分存在病变现象,可能经过使役。这些个体的稳定同位素值分布范围很广,部分个体与当地羊群处于同一水平,也有些个体摄入了较多的C4植物。遗址所处地区生态类型多样,包含高寒草甸草场、低地草甸草场等多种植被类型,综合这一因素考虑,陈老师提出M15中随葬的马可能来自于不同的草场环境,周边地区的人可能出于对墓主的尊敬,将自己的马献给墓主助葬。另外,墓葬中发现两例δ15N值偏低的个体,陈老师推测它们可能进食了相当比例的豆科植物,而结合文献记载和当地植被类型分析,古人可能种植了苜蓿作为马的饲料。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祭祀对于国家的形成和稳固非常重要。已有研究表明二里头遗址中存在非本地饲养的动物。对二里头巨型坑中动物遗存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也显示,猪的食物结构呈现出多样化,反映出当时可能存在一种资源流通网络,这些仪式性动物由周边地区供给。

对于凤翔血池遗址中的马牲,在综合动物考古、稳定同位素、古DNA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陈老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面:依托马政,当时存在一种覆盖全国范围的祭祀用马征集系统,而对于马牲的选择,则是在过了“相马期”后,将一些无法成为“戎马”的个体用作大型祭祀活动中的牺牲,起到巩固统治的作用。

报告最后,陈老师将视野扩展至全球范围,简要展示了耶路撒冷犹太神殿、英国巨石阵、秘鲁维鲁河谷等地的相关研究,发现这类仪式性活动背后有着共通的心理因素,可初步总结为:墓葬内的动物牺牲,是小规模社会群体及其社会关系的反映,起到团结社群、巩固社会关系、增强社群竞争力的作用;高等级祭祀活动中的牺牲,是社会权力在宗教活动与资源控制方面的表达,通过庄严隆重的祭祀礼仪,从而塑造和提升社会的仪式感,巩固社会规范、凝聚人心、实现社会治理。

会议最后,陈相龙老师就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精彩答复,主持人陈雪香老师邀请复旦大学袁靖教授进行点评,袁老师对报告的叙述思路以及研究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最后陈老师也表达了对学界今后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期望,并代表全体参会师生向陈相龙老师表示感谢。


【作者:李张驰 审核:陈相龙 责任编辑:孙士美】

上一条:讲座回顾丨蔡彦:生产分工在帕劳早期酋邦社会复杂化进程的作用 下一条:讲座回顾|Greger Larson:狗与人:独特的进化史和共享的文化史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