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回顾丨张先堂:中国古代佛教三宝供养与“经像瘗埋”——兼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封闭原因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30日 19:09    作者:    点击:[]

12月20日上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长风论坛”(鳌山057期)邀请到敦煌研究院原副院长张先堂研究员,为师生带来题为“中国古代佛教三宝供养与‘经像瘗埋’——兼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封闭原因”的线上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高继习副研究员主持,共有校内外师生200余人参加。

讲座伊始,张老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大纲,主要分为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文物流散、敦煌藏经洞为何封闭、中国古代佛教的供养概念、中国古代的佛教法供养与莫高窟藏经、中国古代佛教三宝供养与“经像瘗埋”五个部分。

一、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文物流散

首先,张老师介绍并评价了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者王圆箓道士。他指出,王道士既有积极的一面——虔诚的宗教信徒、莫高窟的保护者,曾为莫高窟清砂、修补塑像、建千像塔以收集瘗埋残损塑像,又是藏经洞的发现者;但同时又有消极的一面——他是导致藏经洞文物流散的罪人,而且愚昧无知,不识国宝。然而,敦煌藏经洞文物流失不能将责任全归结于王道士一人,这与当时列强入侵中国,中国国力衰弱,官员保护意识淡薄也有莫大的关系。

接下来,张老师又梳理了敦煌藏经洞的文物流散情况。以斯坦因、伯希和为首的外国探险家对藏经洞文物的巧取豪夺,致使大量文物流失海外。根据数据库最新统计的数据结果,藏经洞中出土了公元4-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共计7.2万余件(号),约有4.72万余件(号)文物流失海外(66%)。

二、敦煌藏经洞为何封闭?——千古之谜任解说

关于敦煌藏经洞封闭的原因,前人提出了“避难说”“废弃说”“书库改造说”“末法说”“供养说”等。张老师认为“供养说”更具合理性,此说避开敦煌学界多年来在探索藏经洞封闭原因问题上从外因思索的老路,独辟蹊径,着眼于从佛教内部的观念和仪轨制度即内因寻找根源。此外,“废弃说”与“供养说”互为表里,表面是废弃,实质是供养。最后,以往关于敦煌藏经洞封闭原因的研究,在研究视野和方法上存在两个缺陷,视野上是把敦煌藏经洞作为孤例研究,就藏经洞说藏经洞;方法上局限于从社会历史外部寻找背景原因,而未能从佛教历史文化内部探究根源。因此对于敦煌藏经洞封闭原因的研究,要有针对性地从两个方面拓展,其一是要把它与中国广大地区的同类现象相联系,其二要把它置于古代佛教历史文化的广阔背景上来研究。

三、中国古代佛教的供养概念

佛教的“供养”概念,不仅指提供生活资料的物质性供养,还包括崇敬、赞叹、礼拜等精神性的供养。供养的种类也有很多,其中“四事供养”“三种供养”和“十种供养”是比较重要的概念。尽管佛教的供养方法有多种,归根到底,所有的供养对象都可以归结到佛、法、僧三宝。对佛(佛舍利、佛像)的供养为佛宝供养,对法(佛经)的供养为法宝供养,对僧的供养为僧宝供养。中国古代各地长期普遍存在的佛像瘗埋,特别是对佛像恭敬的、有计划的、礼仪性的瘗埋现象,其实如同佛舍利瘗埋一样,都是佛教徒的佛宝供养行为。将残损的、陈旧的、退出流通使用的佛经予以集中收藏、埋藏,也是法供养的一种行为,莫高窟藏经洞所藏佛经是法供养的产物。

四、中国古代的佛教法供养与莫高窟藏经

佛教强调,法供养才可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才是供养的最高境界。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法供养品第十三》指出,凡是听闻、信解、受持、读诵、解说、宣明、守护佛经等行为,都可以称作法供养。大乘佛教对法供养的重视源于“佛经是佛法的体现”这一观点,佛经的长久流传是法轮常转的象征。即使不识字的人,虽然不能受持、读诵、解说佛经,但只要花钱雇人书写供养佛经,也可以与读诵佛经得到同样的功德。此外,佛教经、律、论三藏都对法供养——佛经供养做了论述和规定,佛经供养遂成为佛教信徒必须遵守的信念。

莫高窟藏经与法供养具有密切关系。从三个方面可论证藏经洞是“法供养”的产物:1、从莫高窟藏经洞藏经产生的根源看,它们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人们出于不同现实功利目的和愿望而抄写、受持、诵读,但都出于供养佛经这一个共同的佛教信念。2、从莫高窟藏经洞佛经的结构来看,多达几万件的佛经写卷却不能构成一部完整的大藏经,而有些佛经存在大量重复抄写以至数量奇多的现象。这种现象其实也与南北朝隋唐五代法供养——佛经崇拜的普遍历史背景以及敦煌地区特殊的佛经崇拜活动特点有关。3、从莫高窟藏经洞佛经的处置方式看,是有计划地将残破的佛经予以恭敬妥善的安置,这也是法供养——佛经崇拜的一种体现形式。

五、中国古代佛教三宝供养与“经像瘗埋”

中国各地“经像瘗埋”现象颇多,至少有56例。可分为佛像瘗埋、经像混合瘗埋二类。通过总结古代中国“经像瘗埋”现象,得出两点基本认识:1、“经像瘗埋”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现象。2、佛像瘗埋与经像混合瘗埋二种现象虽然在起因、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但它们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经像瘗埋的产生时间、空间分布、瘗埋形式各具差异,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对此要结合具体案例与当时的佛教历史背景进行考量。他先后详细分析了“经像瘗埋”与战争、灭佛运动、佛教供养的关系。“战争避难说”很难解释中国广大地区很长时期曾经普遍存在经像埋藏原因,且缺乏史实据的支持。许多窖藏残损佛像的案例与历史上的灭佛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在灭佛运动时仓促掩埋的。还有一些佛像瘗埋案例显示,佛像是在长期礼佛使用过程中自然损毁的,不堪继续供养因而予以瘗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相当多的佛像埋藏现象,表现为恭敬地、有计划地、礼仪性地瘗埋灭佛运动中残损、多年自然破损、陈旧过时退出流通使用的佛教造像,其本质是佛教徒的佛宝供养行为。经像混合瘗埋的性质是佛教信徒一种自主的、有计划的佛宝、法宝供养行为。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张先堂老师进一步讨论了莫高窟藏经洞与古代佛教三宝的关系。首先,莫高窟藏经洞属于经像瘗埋现象,而过去学者们将莫高窟藏经洞视为孤例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莫高窟藏经洞封闭于北宋初年,这恰好是中原内地许多地方大规模瘗埋佛像之时,这也似乎暗示着它对内地当时佛教文化风潮的呼应关系。其次,莫高窟藏经洞还属于佛塔经像瘗埋现象,有两点依据,一是中国石窟自北朝时已经出现塔形窟;二是敦煌石窟自吐蕃时期以后直至晚唐出现了一批窟塔垂直组合关系的石窟,藏经洞所在的洞窟实际上具有塔的地宫的性质和意义。

最后,张老师认为要将佛教的义理、仪轨和历史结合起来考察。经像瘗埋现象其实是在佛教三宝供养特别是法宝供养、佛宝供养思想指导下,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佛教信徒对于残破的、过时的佛教经典、造像,予以有计划地、礼仪性地收集瘗埋,从而达到长久住持供养的一种特殊的佛教仪轨制度和佛教历史文化现象。深入揭示经像瘗埋现象的根源和演变,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于中国古代佛教的思想、文化和艺术发展演变历史的认识,也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于莫高窟藏经洞内涵及其封闭原因的认识。

在讲座的答疑环节,张老师和多位师生就三界寺与莫高窟藏经洞的关系,莫高窟藏经洞的文献分几次放入,脱塔、脱佛等供样品与佛经瘗埋的关系以及供样品种类是否会影响供养对象的判断等问题展开讨论。

讲座结尾阶段,高继习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对张老师的治学方法、学术视野、学术情感予以高度评价,并就研究素材的扩展、三界寺地位、藏经洞为何选择洪辩影窟等问题与张老师交换了意见。最后,高老师代表全体参会师生对张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

【作者:张世文 审核:高继习 责任编辑:孙士美】

上一条:“世界遗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举行 下一条:讲座回顾丨沈辰:博物馆与藏品:一对青铜编钟的前世今生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