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回顾丨​刘煜:殷墟青铜器制作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5日 16:03    作者:    点击:[]

4月17日上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长风论坛”(鳌山065期)系列讲座之“殷墟青铜器制作技术研究”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与实验研究中心刘煜研究员主讲,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王全玉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刘煜研究员通过中西方青铜制作技术的比较引出了中国独特的范铸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殷墟青铜器的研究历史进行了整体回顾,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30至80年代,研究工作主要由考古学家主导,石璋如、陈梦家、Karlbeck等学者对青铜礼器进行大量个案研究,李济、万家保、郭宝钧、Barnard于60至80年代逐步确立了研究方法;上世纪80年代至2000年,相关工作逐渐由金属史家主导进行,李京华、华觉明、谭德睿、Bagley等学者围绕冶铸技术进行了大量讨论;2000年后,白云翔、李永迪、张昌平、刘煜等学者引入手工业生产等技术概念对青铜器技术的演进进行了丰富的综合研究。之后,刘老师以殷墟出土青铜礼器为例,重点阐述了陶范铸造工艺流程、铸型材料与工艺、范铸技术典型特征等问题。

刘老师指出,青铜器陶范铸造工艺流程的首要技术条件在于陶范的优良性能。晚商时期孝民屯铸铜遗址与苗圃北地铸铜遗址出土陶模、陶范、泥芯的成分十分接近,显微结构显示出“高粉砂、低黏土、高孔隙”的特征,可能与当地生土的淘洗过程相关,这一特征也与中商时期洹北商城甚至二里头时期的制范工艺特征相统一。

殷墟出土的陶范根据外观可分为两类:Ⅰ式范背后有一凸棱作为凸榫,需镶嵌在背范上拼合使用,殷墟二期后较少发现;Ⅱ式范背后存在多个指窝,便于把持和脱模,边缘有榫卯用于扣合,这种范从殷墟二期后大量出现,是殷墟陶范的主流做法。镶嵌兽头复合范作为晚商时期常见的兽头制作技术也可归入嵌范技术的范畴。嵌范工艺的大量使用是中商时期范铸技术的重要特征,这一工艺不见于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表明中商及晚商时期的范铸工艺出现了精细化与复杂化的技术改进,体现了工匠对装饰工艺的巧思和统治阶层对繁缛纹饰的追求。

在此基础上,刘老师深入列举了陶模、泥芯和铭文的制法。殷墟出土陶模多为空心,表面经常可观察到垂直或水平刻划的线条,主要用于定位与分区;泥芯一般制成实心,多数器物采用夯筑制芯的方式制成。除了上述继承中商时期的技术传统外,晚商时期陶模、泥芯和铭文的制作更为复杂精细,减地法与贴塑法用于陶模花纹制作,泥范采用模印、堆塑等方法制纹,带铭泥芯嵌入器物腹芯也可最大限度的保证字体的流畅与底面的光洁。

刘煜研究员以鼎、罍、尊等器物为例,展示了晚商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转变:这一时期的复杂化分范现象尤其明显,鼎范在垂直方向由三分向六分转变,水平方向在颈、腹部分范,圆罍在水平方向分范五层,垂直方向分范六块;盲芯的使用使铜鼎的透底空足向实心柱足转变,中商时期采用凸凹铸法制成的圈足器器壁也逐渐均匀;芯撑的存在更好的控制了范芯之间的距离,大幅减少了铸造缺陷的出现。此外,刘老师也讨论了范铸技术中的连接技术,包括铸接、焊接与机械连接。铸接技术可能起源于补铸,最早可追溯至二里头时期,具体又可分为后铸、先铸、多次铸接等。晚商时期已使用铜焊技术,甚至可追溯到中商时期,而镴焊技术在晚商可能也已出现。

最后,刘煜研究员归纳了中国青铜范铸技术的典型特征:

1、殷墟青铜器的铸造是制陶和金属冶铸的有机结合,这种多元手工业的特点在整个生产流程中都有体现;

2、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的工艺选择与中国的黄土环境及高超的制陶技术密切相关;

3、中国青铜器的分范合铸技术传统在二里头时期便已成形;早中商时期构建了范铸技术的整体规则和青铜器的装饰风格;晚商时期则是对已有技术的继承和提升,借助复杂化分范技术和分铸法制作出大量器形复杂、纹饰精细的青铜器。

讲座结束后,参会听众就陶范原料的物理性能、模块化纹饰范的使用、BMAC冶金共同体对中国青铜范铸技术的影响等问题积极提问,刘煜老师一一进行了解答。王全玉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并代表参会师生向刘老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


【作者:梁一凡 审核:刘煜、王全玉 编辑:孙士美】

上一条:山大举办考古与科技·融合与碰撞学科交叉论坛 下一条:讲座回顾丨刘歆益:驯化历程中的文化多元主义:欧亚大陆东部的长时段视角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