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回顾丨郑同修:定陶汉墓的发掘和研究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2日 10:47    作者:    点击:[]

4月25日下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长风论坛(鳌山066期)之“定陶汉墓的发掘和研究”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山东博物馆馆长、山东大学唐仲英讲座教授郑同修研究馆员主讲,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方老师对定陶汉墓做了一个基础介绍,肯定了定陶汉墓的重要性,指出其对于研究汉代王陵的形制有很大价值;其次介绍了郑老师与定陶汉墓的渊源,表达了对讲座内容的期待。

郑老师表示,定陶汉墓只是一个引子,更重要的是以其为代表的中国高等级贵族的墓葬制度。定陶汉墓的发掘工作已有13个年头,目前仍在继续,它是中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黄肠题凑”墓葬。随后,郑老师从发掘主要收获、形制有关问题和墓主身份推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发掘主要收获

郑老师首先介绍了定陶汉墓的地理位置。该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马集镇大李家村西北约2000米,原是灵圣湖遗址的一部分。该遗址可见三个封土堆,M1已于1999年发掘,本次介绍的是M2,是三个封土中最大的一座,属于因连续被盗而进行的抢救性发掘。

M2由封土、墓道、墓室、外围夯土台等结构组成。由于封土淤埋深、地下水位很浅,目前M2原封土形制尚未探清。发掘区内核心封土下部是灰膏泥,厚0.5~1.5米,灰膏泥下方为积砂层。墓道为斜坡式,东向,长20余米。墓葬整体呈“甲”字形。墓圹近方形,南北长28.46米、东西宽27.84米。墓圹四周边缘分布有一周柱洞,排列有序。墓室周围环绕一圈积砂槽,宽2.2~2.8米,内有木柱,尚未完全腐朽。

墓室整体呈方形,边长约22米,顶部及周边由青砖垒砌封护,顶部封砖之下覆盖一层由麻绳交错编连的薄木板,薄木板下方有五层枋木垒砌封盖。整个墓室为一座大型“黄肠题凑”木构建筑,大大小小共计23个墓室,呈对称布局,用木总量约2200余立方。木材种类经鉴定:黄肠木为柏木,五层枋木为楠木和硬木松,棺为梓木。

M2平面图

遗物方面,郑老师首先介绍了青砖上的文字,文字分为朱书、墨书、刻划、戳印四种,内容主要为人名、地名等。此外,木头上也有文字,盖板上的文字主要记录了该木材的方位和尺寸,为建墓做准备;黄肠木上的文字内容最为丰富,包括年号、日期、木材尺寸、各级官吏、木材在国库中的储藏位置等等,充分反映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行政机构在高等级贵族墓埋葬制度中所发挥的作用,部分官名未见史书,弥补了文献记载的缺失。

文字青砖拓片

墓室内几乎未发现随葬品,仅在主墓室门口的暗洞内发现一件竹笥,里面盛放有一件系有玉璧的女式丝袍,为断定墓主人的身份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形制有关问题

随后,郑老师用提问的方式讲述了定陶汉墓形制的特殊之处。例如:墓道中发现了一个木槽建筑,其内发现有玉璋和玉串珠,那么木槽有什么作用?墓门东侧角落发现一个边长约2米的大木箱,内外分两层,木箱的作用是什么?靠近墓门的墓道南侧发现三根木柱,说明此处不属于墓道,那么它的性质是什么?在夯土外台发现了非常规整的方形垃圾坑,开口于原汉代地表,里面的垃圾未填满,垃圾由碎石、碎木屑、残砖破瓦、用坏的竹背篓组成,这些方方正正的垃圾坑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在后续的演讲中得到了解答。

关于形制有关问题,郑老师再次强调,定陶汉墓是我国目前发现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黄肠题凑”墓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墓葬封土高大。根据勘探资料,一说封土为方形,边长160~180米;一说封土为圆形,直径200米以上,无论哪种说法,封土尺寸都大于目前发掘的所有诸侯王墓。其次,定陶汉墓墓圹周围发现的疑为“陵台”“阙台”的建筑,未见于各地发掘的诸侯王陵,极有可能是帝陵的埋葬制度。

同时,郑老师对定陶汉墓的“夯土台”和“墓道”有更深见解。定陶汉墓墓圹周围有两级夯土台,简报称其为“内台”和“外台”,其边缘呈阶梯状,不应简单看作是修筑墓室的台基,而是具有礼制性功能的“陵台”。关于墓道,郑老师认为,墓道东段呈缓坡状,应属通称的墓道;西段面积宽大、底部平整,南北两侧各有三根建筑用的木柱对称分布,应为文献所说“羡道”。

三、墓主身份推论

关于墓主人身份,简报认为是定陶共王刘康的夫人丁姬。郑老师认可此结论,并根据最新发现提出了更多的证据。从定陶汉墓目前已发现的文字内容来看,多次涉及到“山阳”“昌邑”等周边郡国地名。此外,黄肠木上的文字反映,这些木材不是专为某一位墓主人准备的,而是汉王朝“预作寿藏”的国家储备用品。这些都是推断墓主为丁太后的有力证据。

最后,郑老师提出了一些问题供大家思考,邀请大家参与提问和讨论。参会听众与郑老师就青砖上的文字释读及其所反映的劳计制度和物勒工名制度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方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并代表参会师生向郑老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


【作者:邓娇娇  审核:郑同修、孙强  编辑:徐文亚】

上一条:讲座回顾丨古代玛雅的水管理体系及其对当代的借鉴意义 下一条:山大举办考古与科技·融合与碰撞学科交叉论坛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