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回顾丨Heinz Berke:古代铅钡玻璃的生产、化学与风化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1日 11:55    作者:    点击:[]

9月13日下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长风论坛鳌山系列讲座第75期顺利开展。本次讲座邀请瑞士苏黎世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Heinz Berke教授,为师生带来题为“古代铅钡玻璃的生产、化学与风化”(Ancient Lead Barium Glass—Its Production Chemistry and Weathering)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马清林教授主持。

第一部分 铅钡玻璃的合成与制备

Berke教授以河南三门峡出土八棱柱状铅钡玻璃MB10为例,分析了MB10物相组成,介绍了铅钡玻璃的制备反应。铅钡玻璃制备原料,包括铅黄(PbO)、水白铅矿(Pb3(CO3)2(OH)2)或白铅矿(PbCO3)、石英砂(SiO2),以及经过预处理的重晶石(BaSO4)。重晶石预处理过程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铅钡玻璃制备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玻璃及其中晶体的形成,以及玻璃呈色反应。

Berke教授

第二部分 铅钡玻璃的腐蚀与风化

Berke教授系统论述了古代铅钡玻璃的风化类型,并建立了腐蚀机理模型。由于铅钡玻璃化学组成的不均一性,在土壤埋藏环境水介质中极易发生物质交换和化学反应,从玻璃表面开始逐渐向玻璃内部浸蚀,导致玻璃浸蚀带呈现层状分布。

MB10元素分布面扫描结果显示,相对于玻璃质基体部分,腐蚀层中的硅、钡、铅元素含量很少。在玻璃腐蚀层发现多层硅富集带,腐蚀层与玻璃基体交界处有大量Ba元素富集。由于腐蚀物在水中溶解性差异,大部分腐蚀物流失至腐蚀层外侧或环境中,而结壳越靠外的部位越疏松,生成易剥落风化结壳。

师生提问环节

讲座最后,Berke教授与参会师生开展了讨论与交流,马清林教授对此次讲座的内容做了简要总结,并感谢Berke教授带来的新视点。

团队合照


【撰稿:龙莎莎 许楚婧 徐紫玉   图片:雷雨声    审核:马清林   编辑:徐文亚

上一条:讲座回顾丨Heinz Berke:古代人造蓝紫色颜料 下一条: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早期人类演化中法工作坊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