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回顾 | 贾伟明:民族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以欧亚大陆史前游牧考古学研究为背景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31日 08:49    作者:    点击:[]

5月21日上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考古系高级研究员贾伟明老师受邀在我院作题为“民族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以欧亚大陆史前游牧考古学研究为背景”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教授主持。

贾老师首先介绍了游牧考古的缘起。美洲的人类学研究最早关注到了定居行为出现以前的流动人群,用早期土著居民的案例来推测前者的行为模式。此后研究对象扩展到了现代的流动人群,特别是非洲博兹瓦纳的科伊桑(昆申)人、菲律宾吕宋岛尼格利托人和澳大利亚土著人。这些民族学的材料都可以作为研究定居行为出现之前人类活动的重要参考资料。自然而然地,“居无定所”的游牧人群也开始被民族考古学家所关注。张光直和伊恩·霍德等考古学家都曾强调了考古学实践与现代民族学研究结合的特殊意义。

贾老师本次讲座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其一是欧亚草原的史前游牧考古,其二是博尔塔拉河上游民族考古学实践。

欧亚草原西起欧洲—东欧草原,横跨欧亚大陆,东抵我国的松嫩平原。东西长8000多千米,南北宽600~800千米。以阿尔泰山为界,西侧为潘诺尼亚草原、东欧大草原和哈萨克大草原,东侧为蒙古高原和松嫩平原。在欧亚草原新石器时代渔猎采集人群和欧洲东部新石器时代的农牧业的人群交流互动下,最终产生了颜那亚文化(3300~2600BC)。其延续了此前饲养牛、羊和猪的传统,而马作为一种新的家畜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甚至发现了季节性营地,这很可能是畜牧到游牧转变的开始。颜那亚文化向东传播,跨越欧亚草原,抵达米努辛斯克盆地,形成了阿凡纳谢沃文化(3200~2500BC)。

欧亚草原的地理环境

贾老师随后介绍了内亚山地走廊的游牧考古案例,天山西侧的大利和塔什巴、阿敦乔鲁和拜尕什。欧亚草原地区目前的游牧考古工作开展有限,很多遗址的实践实际上仍是以传统考古的工作思路为指导。游牧考古的研究需要关注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是否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二是是否存在季节性游牧活动。贾老师以自身经历为例,向同学们分享了在博尔塔拉河上游地区的民族考古学实践。阿敦乔鲁聚落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下辖温泉县,博尔塔拉河上游河谷地带。遗址内发现了一组特殊的房址,此后的调查中,在博尔塔拉河上游80千米的范围内发现了大量此类房址。在新疆西天山地区早年的考古发掘报告中,曾有发掘者将一组多间附属石围建筑定义为羊圈。贾老师通过与当地牧民沟通了解到,现代牧民的羊圈与考古发现的这类石围并无二致,东天山游牧经济聚落群的房址亦表现出了相似特征,这启发了接下来的民族学调查。

阿敦乔鲁F1-F3平面图

经过数年的调查,贾老师团队总结出了温泉县本地的传统经济模式与聚落形态,他将其称为“四季三地转场放牧”,这是欧亚草原游牧民族的普遍规律。现代牧场废弃的各类营地是民族考古学研究的宝库,在常年伴随观察牧民的游牧转场活动后,贾老师对其细节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根据温泉县湿地的孢粉分析显示,距今7500年的全新世初期自然环境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变化,气候变得温暖湿润,草木繁盛。此后气候环境较为稳定,地貌也未发生较大变化。由于古代环境、资源与现代相似,以现代经济模式为参考,可以推测青铜时代的经济模式可能是以畜牧业为主,少量农业、采集和狩猎活动为辅。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成果证实了阿敦乔鲁聚落群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及季节性游牧活动的存在,从而基本确认了其游牧性质。最后,贾老师再一次强调了民族学调查的重要性,只有深度参与牧民的生产活动,才能够理解其背后的动因。

四季三地转场的季节性居址平面图

讲座结束后,贾老师就储藏草料行为、切尔木切克文化的起源等问题与参会师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方辉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并代表参会师生向贾老师的精彩报告表示诚挚感谢。


【作者:彭富仁 审核:贾伟明、方辉  编辑:孙士美】

上一条:山东大学举办第三届植物考古工作坊 下一条:讲座回顾丨李存信:殷墟考古土质遗存处置保护与展示利用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