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回顾丨焦天龙:“青铜化”与中国东南青铜时代的文化格局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2日 18:53    作者:    点击:[]

2023年4月8日下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长风论坛”(鳌山063期)系列讲座邀请到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席研究员焦天龙老师,为师生带来题为“‘青铜化’与中国东南青铜时代的文化格局”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方辉教授主持,部分师生线上参会。讲座开始前,方辉教授对焦天龙老师的学习、工作和研究经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焦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讲座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

一、青铜化的含义

讲座伊始,焦老师对“青铜化”这一概念进行了说明,“青铜化”一词最早由丹麦考古学家Helle Vandilde在他的文章《青铜化:作为前全球化的青铜时代》中提出,用以阐释公元前3000-700年间因青铜技术和产品的传播导致横跨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这样一个大范围区域内部存在互动关系的现象,反映此一时期此区域内的技术和社会变化。作者在文中将“青铜化”所处时段划分为发生、发展、衰落和结束四个阶段,重点关注的是公元前2000-1200年间研究区域内青铜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和文化变化。

图一 Helle Vandilde文中所涉及欧亚非区域范围

之后焦老师对Helle Vandilde文中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说明,有以下六点:

1.青铜作为一种合金,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欧亚西部出现以后不断向周围扩散,至迟在公元前2000年到达了黄河和长江流域。

2.青铜因为具有巨大的经济和文化、军事价值,成为跨区域、跨族群和跨越年代的“超级物品”。

3.在青铜时代的这种跨欧亚非的大区域内,青铜技术极大促进了文化的流动性和经济增长,同时青铜技术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极大改进了军事技术。

4.青铜技术带来的变化改进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间接促使人口增长和跨区域的贸易。

5.在这个跨欧亚非的大区域内,物品的流动是多向的,近距离松散的互动和长距离的交流并存,共同促成了区域的关联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文化和不同人群间联系程度是不断加强的。

6.这种互动联系不是中心对边缘的控制和剥削,而是多种互动圈间的交流和贸易。互动促使了文化的多元化,并最终导致青铜时代的结束。

焦老师认为,通过对“青铜化”概念的批判利用,可以为我们解释中国境内不同区域之间“青铜化”过程中的交流互动以及接纳青铜器物后产生的变化提供帮助,本次讲座便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中国东南沿海区域。

二、中国东南沿海的青铜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南沿海从北往南存在有吴(?-473BC)、越(?-334BC)、闽越(?-110BC)和南越(?-111BC)四个国家,它们的建国年代不清楚。然而,要讨论此一区域的“青铜化”过程离不开对这几个国家形成过程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从早期青铜时代(cal.3500-2700BP)的考古材料所揭示的文化现象中去寻找相关线索。在使用“青铜化”这一概念进行讨论时,要重点关注青铜器在东南沿海出现的时间、青铜器和考古学文化间的关系、考古学文化的变化过程等问题,同时应将东南沿海和邻近长江中下游等区域发生的社会、文化变化进行对比,了解东南沿海是否拥有“青铜化”的过程。

针对东南沿海区域的早期青铜时代,焦老师讲述了自己有关越国和闽越国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研究。

图二 东南沿海先秦古国位置示意图

(一)有关越国起源和形成的探讨

从文化序列上来看,马桥文化(3900-3200BP)是探讨越国起源的关键。焦老师指出,马桥文化的文化现象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区域青铜时代的开始,但它和中原地区文化面貌差别很大,主要表现是日常用品以石器和陶器为主,青铜器数量少且器类均为青铜武器和工具,没有青铜容器。聚落形态上看,中心聚落没有发现,社会复杂化程度不高。针对马桥文化的文化来源问题,学界对其来自本地还是外地的移民认识不一,焦老师认为马桥文化可能是在本地形成或受到北方因素影响更多,其和广富林文化的关系值得进一步讨论。总的来讲,站在“青铜化”的视角,青铜器的到来并没有使得马桥文化发生大的变化,相比前一阶段的考古学文化,它的社会复杂化程度似乎还有所降低。

对马桥文化的去向学界有不同的观点,结合近年新发现,焦老师倾向支持马桥文化是越国的早期文化,但认为马桥文化的出现是否代表越国已经形成还值得探讨。

进入战国时期,越国在物质文化方面仍表现强烈的区域特色,如绍兴的印山大墓中体现的如“人”字形三重木椁、独木棺等特殊的越国王室葬俗。而鸿山越国贵族墓中除了随葬大量仿青铜的原始青瓷礼乐器也有中原化的玉器,则表明越国晚期在逐渐向中原文化靠拢。

(二)有关闽越国起源和形成的探讨

关于闽越国的形成,我们需要围绕福建及其周边进行探讨。目前可知此区域在距今约3500-2700年有黄土仑文化、白主段文化、浮滨文化、庵山文化四支青铜文化并存。它们在青铜器上表现极大的相似性,如有本地特色的鱼钩也有中原文化的戈。从陶石器来看,浮滨文化陶器以罐、豆为主,石器有本地特色的石锛、以及反映中原礼器特点的石牙璋。白主段文化和黄土仑文化的陶器许多器形极为相似,反映二者存在互动,揭示了闽江上下游的联系在不断加强,这种互动可能导致闽越国的最终形成。

图三 福建周边早期青铜文化格局

近几年庵山遗址的发掘表明它是一个沙丘兼贝丘的遗址,食物主要依赖海洋资源的获取,在文化面貌上与前三支考古学文化极为不同。目前发现陶器有釜、陶拍和支脚等,玉器有外来的璜、玦等,石器有加工贝类等海洋食物有关的工具,青铜器非常多,但埋藏地点十分随意,比较代表的有鱼钩。对青铜器所做的科技分析显示,其成型方式是以锻打为主,合金成分和同位素分析显示其与内陆差别非常大,但和广东、浙江沿海的青铜器非常接近。同时,原始瓷器在成分上也显示出与沿海地区较强的相关性。在空间上,庵山遗址和浮滨文化交错分布,二者的关系为理解本地区“青铜化”和闽越国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线索。

综合以上考古学文化材料,福建早期青铜时代呈现以下特点:无明显聚落等级,社会复杂化程度不强;青铜器均为小型工具和武器,无青铜容器,多为本地制造和沿海地区内交流传播得到;广泛使用原始青瓷器,但产地不详,也许是在浙江集中生产供应。我们可以看到,随时间推移区域内部的互动在增强,但大型中心聚落的缺失难以说明当时已有国家建立。因此,这些材料应当反映的就是闽越国建国之前的文化现象。

关于闽越国的形成,焦老师认为它应当是在黄土仑文化与白主段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借鉴了中原文化的一些因素后形成的。蒲城管九村土墩墓的考古发现表明,至少在春秋时期福建靠内陆的山区一带已经在接受越国文化的影响,如葬俗和青铜器和越已经有密切联系。到了西汉初年,闽越国已基本汉化,瓦当和宫殿形制等反映了中原文化对其的影响,后历经几次叛乱终被汉武帝除国。

三、“青铜化”概念与中国青铜时代考古

目前来讲,中国的青铜技术更趋向西来,之后在中原造就了一个独特的“青铜化”过程,塑造了夏商周三代辉煌的青铜文明。与此同时,在中原以外的其它边缘地区,如东部沿海地区“青铜化”中青铜器种类、制造技术以及社会和文化上的变化则和中原地区拥有巨大差异。我们将诸如此类区域分别开来研究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谱系,才能更好的反映中国青铜时代的多样性和共性,更好的理解不同地区“青铜化”过程的不同特色。在强调区域特色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区域间的多种互动。如果我们从“青铜化”的概念出发对青铜时代的材料综合分析,也许会有另一个解释中国青铜时代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视角。

讲座结束后,方辉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回顾,之后与会师生围绕青铜时代国家对金属资源的控制、东南沿海的考古学文化、山东地区“青铜化”的过程、越国的葬俗和人群流动等与焦老师展开交流。最后,方辉老师代表全体参会师生对焦老师精彩的报告表示感谢。

【作者:陈胤龙  审核:焦天龙 陈雪香  编辑:徐文亚】

上一条:讲座回顾丨Thijs van Kolfschoten:德国西宁根遗址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猎熊与剥皮行为 下一条:讲座回顾丨焦天龙:经济考古与中国东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经济形态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66237   电话:0532-58631756   邮箱:whyc@sdu.edu.cn   [网站管理]